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以“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课程为例
摘要
关键词
课程思政;危险化学品;新工科;化工安全技术
正文
1 课程育人目标
结合化工业的现代特点, 化工安全技术专业学生首先应该认识到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为现代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附带着相当大的负面作用和安全隐患。如一方面,化工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害;另一方面,化工生产中“三废”的不当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基于此设计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育人目标如下:
育人目标1:在谈化色变的背景下,要使学生辩证地看待化学,既要认识和利用化学造福人类社会,又要学会减轻或规避化学的负面影响,形成一分为二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思维。
育人目标2:通过化工“三废”处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的观念,了解蓝天白云保卫战、水污染防治计划和清废行动等文件政策,践行清洁生产、科学治污和可持续发展。
育人目标3:通过化工安全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理念,理解习总书记“绝不能以牺牲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代价创收经济效益”的讲话, 培养化工专业工程师的职业素养。
2 课程思政元素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是一门讲述化工过程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化工专业课程,该课程结合化工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主要内容有化工生产特点、事故致因理论、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化工生产与职业健康安全、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化工设备安全设计与技术、危险性分析方法和安全评价等。学习情景(如表1所示),项目三为本课程重点内容,故选取常见化工安全技术中的防火防爆技术之燃烧与爆炸作为本次参赛内容。课程教学内容多、学科交叉性强,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
3 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结合“危险化学品”课程教学大纲内容, 根据每章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价值引领,在课程内容建设上将隐性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知识中,给专业知识注入灵魂。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4 课程思政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任课教师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认真编写融入思政内容的课程教案,完善PPT课件,并按时间节点依托网络课程群发布预授课程章节的ppt课件内容,以及配套的预习内容,供学生提前准备。
第二阶段:课间实施此阶段是课程思政的实施阶段,上课时需要把握两个问题。①思政内容的引入要因势利导,注重多元变化。同时,引入事先设计好的课程思政案例,将防火防爆技术与时事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广泛共鸣。②思政内容的宣讲要详略得当,切忌喧宾夺主。课前的教案准备及课堂的知识串讲要突出重点,通过高度提炼,把思政的核心要素体现在讲解过程中。
第三阶段:课后交流。授课结束后,依托网络平台,及时总结授课的重难点知识,并在教学平台上发布课程测试习题或者讨论题。最后利用课堂习题进行专项讲解,并展示优秀的案例供学生学习。延伸知识到课后的同时,通过交流互动,在不同的解题思路的碰撞下,学生还学习到了解决问题的其他思路和方法。
5 课程思政的教学反思
要做好课程思政工作, 还需要在以下3个方面下功夫。①教师要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要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把家国情怀、爱国、爱党、爱人民的 思政元素深深植入教学理念中,让课程思政真正变得有意义。②教师要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如要把所教授的内容与当下国家的发展、 世界局势的变化灵活地结合起来,将思政元素无 形地融入课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思政内容, 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要在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力量上下功夫。学校要定期开展课程思政专项培训,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多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方面的经验交流,按照不同的课程类型分别组织通识类、专业类和思想政 治理论类的教师进行交流,共同确定能被学生接 受、能够触动学生内心的案例素材,不断更新及丰富思政内容,共同规划并设计思政案例,为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6 课程思政长效机制
课程思政的出发点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并形成长效机制,这也是任何改革中最关键的部分。化工安全技术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尚处于初期,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任重道远。还要继续围绕课程思政所要求的价值塑造、知识传 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育方案,突出思政引领,形成有特色的课程培养体系架构,真正构建起专业课程教师、思政教师、教育服务人员与社会资源协同育人的机制。基于工科类专业特点,优化和完善教学大纲,持续丰富、提炼思政教育资源。真正落实有效的工作机制,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让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职能部门“共建、共享、共益”,形成多领域、多维度的育人合力。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成果产出为依据,调整顶层设计,形成闭环,持续改进。
7 结语
课程思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大思政”理念的具体化,强调发挥全要素育人的合力作用,寓显性的思政教育于隐性的专业课程思政之中,让专业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已进行的课程思政建设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学生表示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认识到创造这些知识的人物的成长经历、志向和追求;也认识到工程类专业的学科特点,建立了一定的工程伦理价值观。随着越来越多课程完成课程思政建设,将会真正形成协同育人的局面,更有利于工科学生成人、成才。工科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持续的、长久的,需要直面新时代青年的教育问题,启智弘理,赓续文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2020-06-01].
[3]习近平对安全生产做出的重要指示绝不能之重发展不顾安全.[2020-04-11].
[4]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人动手持续接力绿化美丽新疆.[2020-04-28].
[6]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重要指示.[2020-04-14].
NZJGH2021174课题编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