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绣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中华遗产 DOI: PDF下载

李艾玲

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100

摘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江侗绣,图案精美,色彩丰富,工艺精湛,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侗绣图案简洁、个性、大方,具有深刻的美学价值与民族特色。本文以三江侗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研究现状及艺术特征,探索三江侗绣图案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方式,为后续设计提供思路指引,将地方文化元素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促进文化、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三江侗绣、艺术特征、文创产品设计

正文

三江侗绣的装饰图案其种类丰富多样,色彩对比鲜明,造型独特新颖,织绣品中的装饰图案十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将侗绣传统图案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中,能够传承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挖掘内在的民族精神,丰富文创产品的设计形式,升华现代工艺的内涵,实现传统民艺与现代工艺的融合,对保护与传承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现状和意义

侗绣的装饰图案十分丰富多彩,是勤劳的侗族人民采集生活中的各种元素,对此进行提取、变形、解构,将具象图案进行抽象化处理所形成的,是侗族人民进行装饰的一种方式。在服装上增添精致的装饰性图案可以让仅有单一功能性的服装同时也具备了美观、美化的情趣,其丰富的图形语言能够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目前,学术界对侗绣也有一定的研究和成果,大多数研究是针对贵州地区和湖南地区的侗族聚集地的服饰文化研究,对广西三江侗绣进行专项的现代设计应用研究暂时还不多见。由于侗族人民并未创造属于本民族的语言,再加上连年的变迁与民族迁移,几乎所有的本土服装设计和本土侗绣图案创作仅靠长辈们的口头教学,以至于很多经典的本土侗绣图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逐渐消失不见,这将面临着本土侗绣图案设计创作失传的风险,因此,对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绣图案进行深入探究并吸取精华加以现代化的创新设计应用,使三江地区侗绣文化和饱含智慧的图案得到应用与再发展很有必要。

在现代设计的应用中,传统的民族图案虽然多姿多彩,适合当地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风土人情,但是若将这些侗绣图案生搬硬套地放进现代设计中去使用,并不一定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及追求时尚潮流的需要。将富有民族审美特色和具有民俗审美情趣的形式元素或文化符号建构到现代文创设计创作的形式中,并力图将两者融合起来,即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结合,正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传统民族元素的设计创新尤为重要。

二、三江侗绣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征

(一)侗绣的历史起源

回顾侗绣的历史起源,早在唐朝时期李延寿编撰的《北史.撩传》上有所记载,文中提到“撩人能为细布,色致鲜净”,反映了当时侗族人民先进的织布工艺与染色技艺。侗族刺绣简称侗绣,在2011年6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侗绣是一项兼有纺织、印染、刺绣、剪纸为一体的传统手工艺。三江侗族刺绣主要用于妇女服饰、围裙、背带盖以及鞋面的装饰上,从侗族人民日常的服饰穿着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无比精湛的刺绣工艺。由于刺绣技法的不同纹样也呈现出别样的特色。

(二)侗绣的文化寓意

1)图腾崇拜

侗绣纹样凝聚着侗族的民族文化与精神,也承载着侗族人民的思想情感与历史文化。侗族先民一直以来崇尚“多神”与“万物有灵”的世界观,因此,侗族人民认为山神、水神、土地神、石神、火神、雷神等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他们认为将这些事物绣在服饰上,穿上这些刺绣的衣服就是对神灵最虔诚的崇拜。

2)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侗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在原始社会的发展中,侗族先民共同种植水稻,无明显阶级分工,同时也造就了侗族先民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侗族刺绣的大部分纹样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男子所穿的“芦笙衣”与小孩的背带盖上的纹样尤其丰富,有龙凤纹、鸟碟纹、鱼蟹纹、蜘蛛纹等动物纹样,也有榕树、花草、葫芦等植物纹样,这些都是侗族人民在辛勤的劳作中对大自然的崇拜,同时也是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3)神话传说

侗族人民通过服饰展示民族文化,侗绣纹样是承载民族历史与民族情感的纽带。侗族妇女将本民族的文化历史概括成文化符号或是图案进行组合,形成了有趣的图案,这些图案凝聚着侗族人民的智慧。侗族人民信仰“萨天巴”,意为祖母。在侗族古歌中,“萨天巴”创造了世界,她为了解救侗族的后代设计了九个太阳将洪水晒干,成功解救了侗族的后代,“萨天巴”是侗族人民心目中的女神。因此,在侗族人民将太阳纹绣在小孩的背带盖上,他们认为,在背小孩外出时,会得到太阳神(萨天巴)的庇护,能起到驱邪消灾的作用。比如三江侗族的“八菜一汤”背带盖。

(三)三江侗绣的艺术特征

三江侗绣的装饰图案种类丰富,形态各异。每个装饰图案在造型、色彩和构图上都能反映出侗族文化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过程。大部分装饰图案都来源于侗族的多神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所表现出来的装饰图案有上百种,主要分为动物纹,植物纹,景物纹,抽象几何纹。  

1)对比与统一

三江侗绣中许多图案排列方式都符合形式美法则中的”对比与统一“的特征,通常认为构成图案的各个元素之间有着共同结构和内在关系,以确保每个元素之间可以共同构成人们在感觉和意识领域上获得整体统一的感受。

2)对称与均衡

同时,三江侗绣还具有形式美法则中“对称与均衡”的特性,在部分侗族二方连续图案中,图案整体是以上方蜘蛛、蝴蝶、花卉纹样和下方二方连续几何纹样组合构成的,蝴蝶花卉纹样组合向上下左右循环往复,可无限延长至带状图案,在整体构图上,是以直线为主,或是以曲线为主,在局部也有不同,整体都涵盖了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基本法则,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侗族劳动妇女的智慧。

3)节奏与韵律

图案排列方式也符合“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特征,例如在图案中图形元素的反复、对称或排列,让人在视觉上就形成节拍,满足了形式美法则中的节奏属性;而图案中各部分之间有节奏的连续或流动,表现在视觉上的流畅性,符合形式美法则中的韵律属性。

三、三江侗绣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遵循文创产品设计的原则

将传统图案中提取出的纹样再设计应用到日常可接触到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中,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又有很大的实用性能,消费者在购买后,不仅成为了文化的接收者,同时也变成了文化的动态传播者。在进行图案的提取变化时,要注重与现代社会大众审美相接轨,符合当下消费者需求,针对消费者喜好进行设计。在图案色彩方面,保留主色调,增加调和色,同时也要参考当下流行色彩和配色方法等。

   将三江侗绣应用于文创产品时,在满足前两者的前提下,也要满足文创产品设计的趣味性,通过产品的形态或者图案创意抓住不同消费者的猎奇心理。

(二)侗绣的提取与再设计

1)提取原有图案符号

结合侗族服饰传统图案的艺术特征,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最关键的就是图案元素的二次设计,从侗族服饰图案中吸取图案元素进行提取、重构、拼接,与现代设计风格、色彩、构成融合,设计出代表侗族的装饰图案。

从三江侗绣图案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图形符号,如花草纹、凤鸟纹、树纹等,将其打散重构,形成新的视觉效果。使⼈们从这些图形符号中了解三江侗族的历 史发展,了解侗家人的⽣活习俗。

帐绦(如图1)是侗族村⺠为出嫁的⼥⼉准备的嫁妆之一,此纹样是从帐绦上提取出的纹样做的刺绣装饰画,图案组成元素有:爱雀、牡丹、花蕊、花盆、麒麟、凤凰,图案象征着美满的爱情与婚姻。

QQ图片20231001204813.png

1帐绦图案

2)适合纹样与连续纹样的再设计

打散重构是以变异为原则,将形象进⾏分解,再根据形式美法则进⾏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提取三江侗绣中具有代表性的花草纹、凤鸟纹、树纹,以及提取具有代表性的侗族服饰的⾊彩,将图形符号重新组合,形成了两个圆形适合纹样,传统⽽不失时尚感(如图 23

此图取名为“⽐翼连枝图”。⽐翼连枝的含义:传说此鸟一⽬一翼,须两两⻬⻜;⽐喻夫妇亲密不离,出⾃《⻓恨歌》,成语与帐绦纹样的寓意相吻合。结合图案的组合形式进⾏再设计。

QQ图片20231001204832.png

3圆形旋转式纹样

二方连续,是以一个或一组单位纹样为基本形,向左右或向上下两个方向反复排列,形成连续性。由于两个方向连续延伸,故称为二方连续。

    二方连续的基本骨骼结构有:散点式、波纹式、连环式、折线式、一整二刨式、综合式、直⽴式、倾斜式、对称式、均衡式。利⽤二方连续的组合形式将侗绣纹样中的花盆、爱雀、树枝等元素提取出基本的形状,再进⾏一整二刨式、直⽴式的骨骼设计进⾏排列(如图 45

 图片1.png

4二方连续一整二刨式纹

图片2.png

5二方连续直⽴式纹样

(三)三江侗绣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比翼连枝图”的侗绣文创产品设计包括钥匙扣、⼿机壳、笔记本、帆布包、徽章和透明胶带等(如图7),通常文创产品设计中少数民族文创产品在文具市场并不多见,在此产品设计中采用直接运用设计图的方法,根据产品的应用面积大小,将“比翼连枝”纹样直接用于文创产品包装的表面。在配色方面,采用红、蓝色作为主色调,本次图案设计为浅蓝与玫红色的侗族凤鸟纹图案,以及图案设计中其它鲜艳饱满的红色、黄色作为点缀色,背景的深蓝色与玫红色的花草纹样能产生不同的视觉冲击力,使整个文创产品传达给人有趣而又现代时尚的视觉感受。

文创产品是以“商品”为核心,以文化属性作为附加值的产品。打造三江侗族⽂创产品,有助于推动三江侗族⽂化事业和⽂化产业发展,加强⽂物保护利⽤和⽂化遗产保护传承。将插画设计运⽤在侗绣⽂创产品中,形成系列⽂创产品,传承和保护三江侗族传统⺠族⽂化的同时,能带动三江侗族经济的发展。

图片3.png 

7《⽐翼连枝图》样机贴图

 

小结:凤鸟纹、花草纹等侗族纹样已成为侗族人民民族文化的标志与符号,同时也深入融入到侗族人民的信仰中。民族文创产品与其它文创产品不同,从民族文化的本质出发设计,文创产品设计要富含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观念。打造三江侗族⽂创品牌,将三江侗绣图案元素进⾏解构重组,运⽤在侗族⽂创产品中是一种传承和保护的延续,有助于实现三江侗绣在⽂创产品中真正的活化。

 

参考文献

[1] 杨晋铭. “一带一路”背景下侗绣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D].广西师范大学,2021.DOI:10.27036/d.cnki.ggxsu.2021.001817.

[2] 郝继旭. 广西三江侗绣技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21.DOI:10.27036/d.cnki.ggxsu.2021.001754.

[3] 陆娟娟.符号学视角下三江侗绣图案的美学研究与应用[J].西部皮革,2021,43(07):140-141.

[4] 陆娟娟.非遗传承下三江侗绣图案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研究[J].西部皮革,2021,43(06):71-72.

[5] 赵茜.基于符号学视角下的侗族服饰纹样解析[J].美术大观,2019,No.377(05):116-1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