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路桥工程;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要点;防渗处理;质量控制
正文
一、引言
路桥工程水中基础(如桥墩、桥台)施工需依赖围堰创造干燥作业环境,钢板桩围堰因强度高、可回收、施工便捷等优势广泛应用。传统施工模式存在明显局限:一是选型盲目,未结合地质条件(如软土、岩层)与水深(如5m以上深水)选择钢板桩类型(如U型、Z型),导致结构承载力不足;二是施工粗放,插打过程缺乏精准控制(如垂直度偏差超1%),钢板桩拼接缝隙过大(超5mm);三是防渗薄弱,仅依赖钢板桩自身防渗,未针对性处理接缝与桩底,渗水率超0.5m³/(m・d),影响基础施工。
随着路桥工程向深水、复杂地质区域延伸,传统施工已难适配需求。因此,研究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要点,对保障水中基础施工安全、提升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钢板桩围堰施工核心痛点与技术价值
2.1核心施工痛点
施工中面临三方面瓶颈:一是地质适配不足,在岩层地质中选用普通钢板桩(难以穿透岩层),或在软土地层中未设置导向架(导致插打倾斜);二是精度控制差,钢板桩垂直度偏差超1.5%、平面位置偏差超10cm,影响围堰整体稳定性;三是防渗失效,接缝未做密封处理(如未填嵌止水材料)、桩底未注浆加固,渗水导致基坑积水,增加抽水成本与施工风险。
2.2技术核心价值
为路桥施工提供三重支撑:一是结构安全,合理选型与规范施工可使围堰抗倾覆系数≥1.2、抗滑移系数≥1.3,满足深水基坑支护需求;二是作业保障,有效控制渗水率≤0.1m³/(m・d),创造干燥作业面,基础施工效率提升40%;三是经济性优,钢板桩回收率达80%以上,相比混凝土围堰成本降低30%-50%,减少资源浪费。
三、钢板桩围堰施工核心流程要点
3.1施工准备阶段要点
奠定施工基础:一是地质与水文勘察,明确土层分布(如软土层厚度、岩层埋深)、地下水位(如水位标高)、水流速度(如≤1.5m/s),为选型提供依据;二是钢板桩选型,软土地层优先选U型钢板桩(抗弯刚度≥200kN・m²/m),岩层或深水区域选Z型钢板桩(锁口强度更高),钢板桩长度需满足入土深度≥2.5倍水深;三是设备与材料准备,选用振动锤(激振力≥100kN)或静压设备,提前检查钢板桩锁口(无变形、锈蚀),准备止水材料(如橡胶条、沥青麻丝)与注浆设备。
3.2插打与拼接施工要点
确保结构精度:一是导向架设置,根据钢板桩型号搭建双层导向架(间距≥2m),导向架垂直度偏差≤0.5%,确保插打方向精准;二是插打顺序与精度,采用“从一角向两侧对称插打”或“分段跳槽插打”,插打过程用全站仪实时监测,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以内、平面位置偏差≤5cm,遇障碍物(如孤石)及时清理,避免钢板桩变形;三是拼接密封,钢板桩锁口拼接前涂抹润滑油(如黄油),接缝处填嵌止水橡胶条(厚度≥10mm),拼接缝隙≤3mm,确保防渗基础。
3.3防渗与降水施工要点
保障干燥作业:一是接缝防渗处理,对已插打钢板桩接缝,采用高压注浆(浆液为水泥浆,水灰比1:1)或填塞沥青麻丝,密封缝隙;二是桩底防渗,钢板桩入土后,在桩底外侧采用双液注浆(水泥-水玻璃浆液)形成防渗帷幕,注浆深度≥1.5m,确保桩底无渗漏;三是基坑降水,在围堰内设置降水井(间距5-8m),采用深井泵抽水,将地下水位降至基础底面以下0.5-1m,抽水过程监测围堰变形(沉降≤5cm、水平位移≤3cm)。
四、钢板桩围堰施工质量控制与风险防控策略
4.1质量控制关键措施
提升施工精度:一是材料质量管控,进场钢板桩需检测外观(无裂纹、锈蚀)、几何尺寸(厚度偏差≤0.5mm、长度偏差≤10cm),锁口通过试插检验(拼接顺畅无卡阻);二是过程监测,插打时每根桩至少监测3次垂直度与位置,围堰闭合后检测整体平面尺寸(偏差≤1%围堰边长),防渗效果通过注水试验验证(渗水率≤0.1m³/(m・d));三是验收标准,钢板桩垂直度≤1%、平面位置偏差≤5cm,接缝密封率100%,基坑降水后无积水,方可进入基础施工阶段。
4.2风险防控策略
应对施工隐患:一是坍塌风险防控,插打过程控制速度(≤1m/min),避免振动过大导致周边土体失稳;基坑开挖分层进行(每层深度≤1.5m),及时设置内支撑(如型钢支撑,间距3-5m),支撑安装后检测轴力(符合设计值);二是渗水风险处置,发现渗水点立即标记,采用速凝混凝土封堵或双液注浆加固,必要时增设降水井强化抽水;三是钢板桩变形处理,对倾斜钢板桩采用“反向拉拔+纠偏”措施,变形超规范时及时更换,避免风险扩大。
4.3拆除阶段技术要点
保障安全回收:一是拆除顺序,遵循“先拆内支撑、后拔钢板桩”“对称拆除”原则,内支撑拆除前需验算围堰稳定性(确保抗倾覆系数≥1.1);二是拔桩工艺,采用振动锤(激振力匹配钢板桩重量)配合高压水枪(松动桩周土体),拔桩速度≤0.5m/min,避免土体扰动引发沉降;三是钢板桩回收,拔除后清理锁口(去除泥沙、止水材料),检测损伤情况(变形≤3%长度),修复后存放备用(防锈处理)。
五、结论
路桥工程钢板桩围堰施工需通过精准选型、规范施工、严格质控,解决当前适配差、精度低、防渗弱的问题,实现“结构安全-防渗有效-经济高效”目标。当前仍面临复杂地质(如岩溶地层)适配技术不足、深水插打精度控制难、老旧钢板桩性能衰减等挑战。
未来,需进一步研发专用钢板桩(如岩土地层用高强度钢板桩)、智能化插打设备(如自动垂直度控制系统),完善质量验收标准(如防渗效果量化指标);施工中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如钢板桩插打与监测操作),最终构建“选型科学-施工规范-风险可控”的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体系,助力路桥工程水中基础施工高质量推进。
参考文献
[1]石蕴.路桥工程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3(7):94-96.DOI:10.3969/j.issn.1673-3681.2023.07.032.
[2]王勇.桥梁深水承台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以漯河新区牡丹江路沙河大桥工程为例[J].交通世界(下旬刊),2020(5):90-91.DOI:10.3969/j.issn.1006-8872(x).2020.05.042.
[3]陆美丽.土围堰在城市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广西城镇建设,2023(7):65-70.DOI:10.3969/j.issn.1672-7045.2023.07.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