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炼殿——穿越百年的奇观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武当山天柱峰上的的金殿是武当山建筑技艺的集大成者,千百年来,其吸引无数道文化爱好者攀登武当山一窥金殿全貌。武当金殿之所以能屹立百年仍然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不只是因为它威风凛凛的铜像以及其金碧辉煌的外表,它背后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以及神秘的奇观都赋予了它神秘的色彩。武当金殿素有三大奇观闻名于世:雷火炼殿,海马吐雾,祖师出汗。今天,我们会就雷火炼殿这一奇观展开讲解。
一.现象
雷火炼殿常发生于春末至秋前的雷雨季节,表现形式很多:有时是电光雷鸣穿梭滚动于金殿四周;有时,随着雷声闪电成烈烈火焰扑绕金殿四周。更为奇异者,有时雷电形如火球在金殿四周滚动,经久不去,遇物碰撞即发生爆炸,或渐随风云消失而不见。据《明史》及《武当山志》记载,“每逢雷雨之时,则电光闪烁于四周;或有巨大火球滚动于左右;或有烈烈火焰扑绕于四周;或有利剑直劈于顶上。”当风暴即将来临时,天空中的雷电仿佛成了一支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团,为这座金殿演奏着高潮迭起的乐章。惊人的是,每次风暴来袭时,都会有盆大的火球在殿旁滚动,仿佛是天神下凡一般。这些火球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力量,一旦与任何物体接触,便会产生震耳欲聋的巨响。
当闪电穿越乌云,像一把神剑直奔金殿时,整个天柱峰都会瞬间沐浴在一片金光之中。这神秘的红光甚至可以照亮方圆十里范围内的夜空,让附近的村民们也能目睹这一奇迹。
这些景象令人惊心动魄,也让人感受到神威无比。更让人感到不解的是,而在这无数次的雷击电劈之下,金殿却泰然自若,毫发无损。这座金殿仿佛有一种自我修复能力。多么激烈的雷击和风暴,金殿都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原状。殿内的神像更是焕然一新,而那些原本由岁月侵蚀而略显陈旧的金殿部件,比如铁栏杆和铜铸制品,也会变得宛若新生。
而更为奇异者,则是在民国时期,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武当山的金殿,在金殿的后面加盖了真武大帝的父母殿,而且还在左右两边加上了迁房和印房。然而,每逢暴雨雷电,这几座新建的建筑反而会失火,久而久之,便变成了废墟,而更加古老的金殿历久弥新,一直矗立于此。
这些不同寻常的现象使武当金殿不仅成为了中华建筑和工艺的代表,也赋予了它一种神秘和超自然的意蕴。这里不仅是物质世界的壮观,更是精神世界的奇迹。每一个参拜者,不论是虔诚的道教信徒还是好奇的游客,都会在这里感受到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震撼和敬畏。
二.背后的传说
雷火炼殿的奇观在今日看起来都神奇无比,令人惊心动魄。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封建迷信思想仍然盛行的明代,这样的景观无疑总是与神明联系起来。所以自古以来,关于雷火炼殿的传说不在少数,一传言说真武大帝既怕香客染脏了金殿,又怕偷走了金殿内的稀世珍宝,便每年派雷公、电母来洗炼金殿。一是把金殿上的污物除去,保持金殿清洁干净;二是使图谋不轨的小人心惊胆寒,魂飞丧胆。
也有传言说:每年三月三日,真武大帝过罢生日后,雷神爷就要为真武大帝洗殿,目的在于要清除殿上的凡尘污垢。
对于道教来说,“雷火炼殿”被视为一种祥瑞的象征。他们认为,这是天神对武当山的特别眷顾,是对这里的人们道德行为的一种天降的检验。同时,他们也认为这是金殿经过雷火炼制后更加纯净,有利于接受天地之精华,提升金顶的灵气。
三.产生机理
“雷火炼殿”的原因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而到了物理学说逐渐出现的近现代,其真正的机理才逐渐被人们所知:雷火炼殿武当山重峦叠嶂、气候多变,云层常带大量电荷。而为了显示道教的的尊重地位,三座大殿都以铜铸并镀金,从远处看,重岩迭脊,翼角飞扬,各种珍禽异兽盘踞殿顶,是一个庞大的金属导体。当带电的积雨云移来时,云层与金殿顶部之间形成巨大的电势差,就会使空气电离,产生电弧,也就是闪电。闪电通常有三种状态,即枝状闪电、片状闪电和球状闪电。闪电穿梭于金殿四周,那是枝状闪电;有烈烈火焰扑绕于金殿四周,那属于片状闪电;金殿四周有火球滚动,那便是球状闪电。因为球状闪电不一定发生在雷雨天气里,还可能发生于雷雨前后或晴天,所以一般不知情的人觉得很神秘。强大的电弧使周围空气剧烈膨胀而爆炸,看似火球并伴有雷鸣;而且金殿与天柱峰合为一体,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放电通道,设计者又巧妙地利用到了曲率不大的殿脊与脊兽(龙、凤、马、鱼、狮),保证金殿既出现炼殿奇观而又不被雷击。同时,铜铸鎏金的金殿具有导电快的特性,再迅猛强大的电场也会被它很迅速地传导到他处。因此,人们发现雷电在它四周滚动而无伤于它,其道理正在于此。而上文提到的民国新建的由于其他建筑物都是砖木结构,导电性能差,雷电的强大电场不能被传导释放,因此便会突然发生爆炸,从而导致建筑物被击损击毁。
自明朝永乐年间金顶修造了这些建筑后,因“雷火炼殿”,签房、印房和圣父母殿曾被击毁和烧毁,其数不知有多少次了。单近几十年来,这些建筑就因“雷火炼殿”的损伤而多次进行过修复。20世纪80年代后期,金殿后的一棵千年古松也因此丧生。唯独金殿,数百年来安然无恙,反倒越“炼”越辉。
这便是为什么雷雨天气时武当金殿会出现如此惊心动魄,大气磅礴的现象,而自身却完好无损同时其他建筑却受到损伤的机理。
四.“雷火炼殿”职能的转变
谈到雷火炼殿的职能,要纵观其整个历史,金殿出现于明成祖(1416)在位时,而明成祖制造金殿要从一场战役说起。
明成祖修建武当山不仅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同时想通过“天人感应”的舆论来说明自己登上皇位是无非是顺从了天意。1403年,朱棣利用“靖难之役”顺利登上帝位,史称明成祖。为了平复当时政治上针对自己“篡位”的舆论,明成祖做出了诸多举措,修缮武当山便是其中之一。在当时,明成祖大肆宣扬真武神,其实是想要通过“君权神授”的舆论来来暗示自己是神灵下凡,自己登上帝位不过是顺从了天意,从而削弱自己上位的不正当性。
在武当山的筹备阶段,明成祖听说武当山山顶出现了五彩祥云,他喜出望外,特意下了一道圣旨,将自己建造武当山的决定归结于神灵显灵。
而明成祖亲自派人建造并“独重其事”的金殿发生了如此奇观,再加上流传甚广的“真武大帝显灵”的传说,“雷火炼殿”已经从自然现象变成了带有政治目的的“祥瑞”,这无疑让金殿更加契合明成祖想要创造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舆论,同时也进一步帮助道教摆脱千年困局,在明代重新兴盛,这是一次宗教和皇权的合作,是封建迷信盛行于社会的必然结果。
而在封建迷信已经被驱逐殆尽的当代中国,“雷火炼殿”这一奇观无疑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人们终于将这奇观的出现归功于那些技艺高超的匠人而不是神灵。如今我们并不知道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匠人们有意为之,还是一场自然与人之间奇妙的巧合,但匠人们的技艺无疑是领先于他们所处时代上百年的,在中国建筑学在西方并不引起重视,国家软实力亟需提升的当代,这样的一个奇观无疑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建筑工艺早在百年前便独领风骚,同时也帮助中国人民提升文化认同感以及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