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摘要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旅游
正文
世界遗产不仅仅是一份荣耀的认可,更是一个地区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与自然价值,使得它们成为国际上备受瞩目的“世界名片”,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与遗产。然而,世界遗产之所以闪耀光芒,除了自身的价值外,还因其带来的品牌效应而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敦煌莫高窟的由来
敦煌莫高窟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前秦时期。相传,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一位名叫乐尊的僧人经过了这片荒漠之地。在他旅途中,他突然被一道金光所吸引,仿佛万佛普照般的光辉。这一神秘景象深深地触动了乐尊,激发了他的灵感和信仰。受到启发,乐尊便在沙漠高处的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创立了莫高窟的先河。
这个由乐尊开凿的洞窟因其所处高处而被称为“漠高窟”,后来因“漠”与“莫”发音相近,便演变成了“莫高窟”。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莫高窟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支持和推崇,特别是在北魏、西魏和北周时期,对佛教的高度崇信使得莫高窟的建造得以迅速发展。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成为了佛教文化的中心,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朝圣者。到了唐朝时期,莫高窟的规模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洞窟的数量超过了千余个,在武则天时期更是达到了巅峰。壁画和彩塑的艺术品质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二、莫高窟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一)地域吸引力弱,资金投入不足
敦煌地区的偏远地理位置限制了其发展。作为西部地区的一部分,敦煌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种地理偏远性导致了对于投资者、科研人才和非遗传承爱好者等人才资源的流失。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敦煌地区面临着资金投入不足的困境。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敦煌地区的投资环境相对薄弱,吸引力有限。因此,敦煌地区的相关机构和研究院往往面临着资金紧缺的局面,难以充分发挥其在敦煌学领域的作用。
(二)旅游服务建设不足,存在低价竞争问题
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宾馆饭店为了吸引游客,采取了低价策略。然而,低价竞争不仅降低了宾馆饭店的服务质量,也影响了宾馆饭店的经营状况。并且,高星级宾馆大多位于郊区,离景区较远,给游客的参观带来不便,也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受。随着敦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现有的宾馆、饭店等接待场所数量有限,床位紧张,接待能力不足。这导致了游客在预订住宿时面临困难,也使得一些游客只能选择远离景区的住宿地点,增加了游览的不便和成本。
(三)气候制约发展,生态环境脆弱
敦煌地区每年都会遭遇沙尘暴的困扰,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不仅影响了景区的开放和游客的出行,还导致了道路阻塞、交通中断的问题,给旅游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另外,莫高窟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其壁画、彩塑等文物对环境的要求极高。然而,由于游客量的增加和管理不善,莫高窟所面临的环境保护挑战愈加严峻。壁画、彩塑等文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莫高窟甚至面临着灭亡的风险。
三、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措施
(一)加强保护措施
应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限流措施,控制游客数量,减少游客对莫高窟文物的损害。通过预约制度、门票限量发放等方式,合理分流游客流量,减轻文物承载压力,保护文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文物进行定期检查和修复,确保其长期保存和展示效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红外线摄影、三维扫描等技术,对文物进行非接触式监测,及时发现文物损坏和变化,做到早发现、早修复[2]。同时,应强化保护区域的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沙尘暴对莫高窟文物的侵害,保护其生态环境。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文物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健康。
(二)推动科学研究与保护工作
需要加强与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密切合作。通过与国内外知名的文物保护研究机构、大学及专家学者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对莫高窟文物的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可以汇聚各方智慧和资源,提高保护水平和技术手段。同时,建立专业的保护团队。这个团队可以由文物保护专家、考古学家、艺术专家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将担负起对莫高窟文物的日常保护和管理任务。通过培训相关人员,提高其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技能,加强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执行力。
(三)加强公众参与与教育宣传
应该积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莫高窟文物保护中来。通过举办文化展览形式,向公众普及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价值,引导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和支持。加强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莫高窟文物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游客文明观光,共同守护好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制作宣传片、发行宣传资料、举办主题活动,向社会大众介绍莫高窟的文化价值、保护意义以及游客行为准则等内容,增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责任感[2]。同时,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引导游客尊重文物、爱护环境、文明参观,避免不文明行为对莫高窟文物造成的损害,共同守护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结语
在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中,世界遗产地面临着重大挑战与责任。我们深知,保护世界遗产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对未来世代的责任。因此,我们需要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通过加强管理、推动科学研究、加强公众参与等措施,共同守护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世界遗产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杜若飞.基于数字技术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以敦煌莫高窟为例[J].科技与创新,2022,(01):114-117.
[2]代丹丹,周文天,陈靖欣.敦煌莫高窟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12):33-35.
作者简介:刘嘉欣,性别:女,出生年月:2001年11月,民族:汉族,籍贯:广东省广州市,学历/职位:管理学本科,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